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文艺天地 > 文学作品

陕西法帮网有奖征文征联参评作品选登(二十)

发布时间:2025-06-22 11:48|来源:陕西法帮网 |浏览次数:

  一、“我与陕西法帮网”征文:

  法治温情铸就时代正义之魂 文化善举汇聚社会和谐之力

  作者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房双良

  本文的标题,是我向陕西法帮网赠予的一副对联。

  因为,这个法律服务性专业网媒诞生在陕西这片历史悠久、文化厚重的土地上,集正义与才情于一身,传承了历代前贤的人文情怀,以法律为笔,以文化为墨,书写着为普通老百姓维权的历史,是三秦大地上耀眼的时代楷模。

  陕西法帮网荣誉总编王海安的名字,我最开始知道,是在收听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时。彼时的他,是一名舆论监督记者,他采写的稿件语言犀利、生动形象,字里行间彰显着正义与真情,其影响力不逊于当下的网红,他连续两届荣获“十佳记者”的称号,便是广大听众对他卓越工作的有力肯定。后来,我又从媒体朋友处得知他转战陕西网,成为中共陕西省委官网的法制频道主编,工作依然出色。出于对优秀同行的敬佩,我内心有个愿望,想见到王海安,看看活生生的他是什么样。

  我与王海安见面,源自一个偶然的机遇。那是2024年9月28日,在媒体朋友张永录的联络协调下,由陕西法帮网牵头,一批媒体人、法律人、文化人组成采风团,走进终南山下的唐诗故里长安区,近距离触摸王维、李商隐、杜甫等大诗人的灵魂,感受到千年文化的浸淫,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。

  我作为采风团一员,对这次活动十分满意,陕西法帮网不但组织工作严谨,主题突出,社会效果也很显著,我给他们打出了近乎满分的评价。通过这次活动,我近距离观察了王海安的言行,觉得他就是我们媒体界传说的那样,侠肝义胆,为人豪爽,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陕西法帮网在社会上的影响力。

  另外,我发现王海安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,那是长期工作在传媒和法律界中才有的沉稳与睿智。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,脑海里仿佛藏着无数法条,平时略显坚毅的嘴角,似乎总透着笑意,让人在初次见面时便心生亲近之感。

  我们熟悉后的交谈,自然围绕着陕西法帮网展开。王海安给我细细讲了创立陕西法帮网的初衷,那是以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和对国家的无限热爱,激励他们要提供优质法律服务,促进法律服务市场走进千家万户,让大家都用得起、用得上、用得顺手。随着他娓娓道来,我仿佛看到一群怀揣理想的法律人,用虚拟平台搭起了一座连接殿堂和江湖的依法治国桥梁,日以继夜地向遭遇法律难题的人释疑解惑、提供帮助,全力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,马上理解了陕西法帮网为什么要以“关注民情,服务百姓,践行法治,善始善终”为自己的宗旨。

  后来,我有幸参加了陕西法帮网在2025年1月12日举办的团拜会。他们团拜会的嘉宾,来自省内外各行各业,大家在一起不仅仅是春节前团拜,更是实地感受陕西法帮网为社会奉献一场弘扬法治与文明的盛宴。团拜会上介绍的人和事,让我看到了陕西法帮网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、传承优秀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就。

  大家都知道,王海安不仅是陕西法帮网的创始人、荣誉总编,还被联合国大使、国际学士院总裁苏炳郎博士授予国际法智助民师范的荣誉称号。据说,国际法智助民师范这个荣誉称号,全世界迄今荣膺的只有王海安一个人。陕西法帮网团队所办的案件,除了国内媒体多有报道外,香港日报、澳门日报、澳门政法报、加拿大美洲电视台、中港澳国际新闻联合网和中外会展交流网等境外媒体也多有报道,可以说,王海安和陕西法帮网是凭自己出色业绩走出国门的法律人和媒体人。

  今年5月1日,我在陕西法帮网接待站,碰见了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某。他告诉我,他是一起破产案的受害人,因为这起破产案,他们公司利益严重受损、经营也陷于停滞,维权多年,所有的案子全部败诉,那一段时间,他真是走投无路、痛不欲生,什么想法都有。后来,听人介绍,陕西法帮网善于帮当事人解决法律疑难杂症,便半信半疑地寻上门来请求把脉。接待他的是王海安,王海安看了他带来的材料,听了他的介绍,很快就抓住了案子的焦点,并随后给他写了一份将近一万字的控告申诉,让他耐心走法律程序,不要走极端。王某某告诉我,一年多过去后,他控告申诉的那件破产案,已经案结事了,他们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,经营也走上了正轨。他感念陕西法帮网对群众不遗余力的帮助,也成为了陕西法帮网的一名特派员,决心返回身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百姓。王某某告诉我,他今天来找王海安,是为自己在北京的另外一起案子,想继续要王海安为他写一份法律文书。

  什么?一份法律文书就可以解决这么重大的问题?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王海安笑笑,告诉我,像王某某他们这样只写一份法律文书就解决问题的,在陕西法帮网接待的群众里,是占绝对多数的。他们接待的群众里,有大约60%是以代写法律文书帮助解决问题的,有将近20%是劝说回去好好过日子、不要再瞎扑腾的,只有20%左右的,才决定以诉讼方式出面帮助维权。

  啊,只有20%左右?这和动辄劝人打官司的人,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啊!

  在陕西法帮网,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动,一次又一次在思考,明白了为何有那么多人对陕西法帮网如此信赖,如此口口相传、互相推荐。难怪我的陕南老乡、著名诗人田冲为陕西法帮网写了《法律星河的一盏灯》这首诗,热情地赞颂陕西法帮网。

  陕西法帮网的所作所为,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对法律的敬畏。王海安告诉我,他们所代理的案件,没有一件是因“走后门”而得到老百姓信赖的;他们帮老百姓走上法庭,不靠花架子,不靠哗众取宠,就是靠扎实的功底和百倍的努力,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。

  是的,陕西法帮网不仅仅是一个以提供法律服务帮老百姓维权的平台,更是一个传播法律知识和现代文明的窗口。他们以自己的努力,把法律和文明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,恰如一首诗所描写的那样,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。

  王海安的话语中充满了使命感,那种不仅要用法律还要用文明改变社会的决心,让人动容。

  我觉得,王海安和陕西法帮网团队有情怀、有担当,他们既在法律的领域里披荆斩棘,为百姓的合法权益而战;又在文化的殿堂中翩翩起舞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王海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国际法智助民师范,他就是我学习的榜样。

  我衷心祝愿,陕西法帮网的全体同仁在法治的天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
  二、上联“丹凤门大雁塔端北端南南来北往长安自古繁华地”,征下联:

  (本期应征下联空缺,期待有志有才者下期填补)


  特别说明:

  1、请应征文章者注意《陕西法帮网为上线十周年向社会各界有奖征文征联通告》第九条规定,“对虚构、抄袭及侵权作品,向评委拉票作者,均取消评奖资格”;

  2、请应征对联者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对对联的要求:“字句对等,词性对品,结构对应,平仄对立,节奏对拍,形对意联”;

  3、对提交应征作品的房双良等人,我们已邮寄出价值40元之颐鹤牌浴剂,请注意查收!

  请已经投稿、还没有收到颐鹤牌浴剂的网友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
  继续欢迎众网友参加有奖征文征联活动!


陕西法帮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电话:13002990720 地址: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田马路白杨寨小区6排17栋3单元101
备案号:陕ICP备2023012646号   陕公网安备61019702000531 技术支持:千秋网络  网站地图